


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案PPT课件
- 软件:PowerPoint及兼容WPS
- PPT格式:PPT源文件可编辑修改
- PPT大小:2.44 MB
- PPT比例: 宽屏16:9
- PPT页数:5页
- PPT效果:动态模板
本学期,我教授了一年级上册的5以内的加法,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运算,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。在教学过程中,我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:
1. 从生活实际出发,引导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。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情境,如水果、玩具、小动物等,让学生观察变化,用语言描述,如“原来有两个苹果,又买了三个苹果,一共有多少个苹果?”“原来有四只小狗,又来了一只小狗,一共有多少只小狗?”等,让学生体会到把两个数合在一起,求一共是多少的加法思想。
2. 从具体到抽象,引导学生掌握加法的符号和算式。我让学生用手指、算盘、计算器等工具进行操作,通过看图、画图、摆物等方式,帮助学生理解加号和等号的意义,写出正确的加法算式,如“2+3=5”“4+1=5”等,并注意书写规范和格式。
3. 从简单到复杂,引导学生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法口算。我让学生利用分与合、凑整、配对等策略进行口算练习,如“3和2合成5”“4和1凑成5”“2和2配成4”等,并注意说清楚完整的句子。我还设计了一些游戏和竞赛活动,如接龙、快乐大本营、抢答等,增加了口算的趣味性和挑战性,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。
4. 从熟悉到陌生,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解决问题。我让学生回顾和总结5以内的加法口算规律,如交换律、结合律、零的特殊性等,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趣味问题,如“妈妈给小明买了两本书,又给小红买了三本书,一共买了多少本书?”“有五个小朋友要分一些糖果,如果每人分两个,还剩一个;如果每人分三个,还差几个?”等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通过本学期的教学,我发现学生对于5以内的加法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,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进行计算和解题,并且表现出了浓厚的数学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。在今后的教学中,我将继续努力,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,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数学学习机会和体验。
这套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案PPT课件属于内容型,已包含实质内容,可直接使用!
1. 从生活实际出发,引导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。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情境,如水果、玩具、小动物等,让学生观察变化,用语言描述,如“原来有两个苹果,又买了三个苹果,一共有多少个苹果?”“原来有四只小狗,又来了一只小狗,一共有多少只小狗?”等,让学生体会到把两个数合在一起,求一共是多少的加法思想。
2. 从具体到抽象,引导学生掌握加法的符号和算式。我让学生用手指、算盘、计算器等工具进行操作,通过看图、画图、摆物等方式,帮助学生理解加号和等号的意义,写出正确的加法算式,如“2+3=5”“4+1=5”等,并注意书写规范和格式。
3. 从简单到复杂,引导学生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法口算。我让学生利用分与合、凑整、配对等策略进行口算练习,如“3和2合成5”“4和1凑成5”“2和2配成4”等,并注意说清楚完整的句子。我还设计了一些游戏和竞赛活动,如接龙、快乐大本营、抢答等,增加了口算的趣味性和挑战性,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。
4. 从熟悉到陌生,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解决问题。我让学生回顾和总结5以内的加法口算规律,如交换律、结合律、零的特殊性等,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趣味问题,如“妈妈给小明买了两本书,又给小红买了三本书,一共买了多少本书?”“有五个小朋友要分一些糖果,如果每人分两个,还剩一个;如果每人分三个,还差几个?”等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通过本学期的教学,我发现学生对于5以内的加法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,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进行计算和解题,并且表现出了浓厚的数学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。在今后的教学中,我将继续努力,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,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数学学习机会和体验。
这套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案PPT课件属于内容型,已包含实质内容,可直接使用!
超人办公网是一家办公文档资源站,PPT文档资源均来自用户分享,如果损害了你的权利,请联系邮箱我们处理
推荐专题
其他人还在看
╳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