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《圆柱的认识》教学PPT课件
- 软件:PowerPoint及兼容WPS
- PPT格式:PPT源文件可编辑修改
- PPT大小:1.42 MB
- PPT比例: 宽屏16:9
- PPT页数:18页
- PPT效果:动态模板
本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,主要内容是介绍圆柱的概念、特征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:
1. 通过观察和操作,认识圆柱的形状,了解圆柱的定义和组成部分,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。
2. 通过比较和分析,发现圆柱的表面积与底面积、侧面积和高的关系,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。
3. 通过实例和练习,培养学生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。
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,难点是圆柱侧面积的理解和计算。本课的教学过程如下:
一、导入新课
1. 教师展示一些圆柱形的物品,如饮料罐、火柴盒、铅笔等,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形状,提出问题:这些物品都有什么共同点?它们都属于什么形状?
2. 学生回答并讨论,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圆柱的定义:圆柱是由两个平行且相等的圆组成的几何体,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,连接两个底面的部分叫做圆柱的侧面。
3. 教师让学生用纸板或纸卷制作一个圆柱,并标出圆柱的底面、侧面、高、直径等部分,加深学生对圆柱概念和组成部分的理解。
二、探究新知
1. 教师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自己制作的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,并计算出底面半径和周长。
2. 教师让学生将圆柱沿着高切开,并将切开后的侧面展开,观察展开后的形状,并测量其长和宽。
3.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展开后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,其长等于底面周长,其宽等于高,并由此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:S=2πrh。
4. 教师让学生根据公式计算出自己制作的圆柱的侧面积,并与其他同学比较结果,检验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。
5. 教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:如果要用纸包裹一个圆柱,需要多少纸?并引导学生发现包裹一个圆柱需要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,并由此推导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:S=2πr(r+h)。
6. 教师让学生根据公式计算出自己制作的圆柱的表面积,并与其他同学比较结果,检验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。
三、巩固新知
1. 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,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,如:
(1)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cm,高是10cm,求它的侧面积和表面积。
(2)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50πcm²,高是5cm,求它的底面半径和表面积。
(3)一个圆柱的表面积是200πcm²,底面半径是4cm,求它的高和侧面积。
2. 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实际问题,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公式解决问题,如:
(1)一罐装满汽水的圆柱形罐子,底面直径是6cm,高是12cm,如果要用彩色纸包裹这个罐子,需要多少彩色纸?
(2)一根圆柱形的木头,底面直径是10cm,高是1m,如果要用油漆刷一遍这个木头,需要多少油漆?(假设1L油漆可以刷10m²)
(3)一个圆柱形的水池,底面直径是8m,高是2m,如果要把水池里的水全部抽干,需要多长时间?(假设每分钟可以抽干0.5m³水)
四、总结新课
1. 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,总结出圆柱的定义、特征和表面积公式,并写在黑板上。
2. 教师让学生评价自己本课的学习情况,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,并提出改进的方法。
3. 教师对学生本课的学习进行评价和鼓励,并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指导。
这套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《圆柱的认识》教学PPT课件属于内容型,已包含实质内容,可直接使用!
1. 通过观察和操作,认识圆柱的形状,了解圆柱的定义和组成部分,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。
2. 通过比较和分析,发现圆柱的表面积与底面积、侧面积和高的关系,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。
3. 通过实例和练习,培养学生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。
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,难点是圆柱侧面积的理解和计算。本课的教学过程如下:
一、导入新课
1. 教师展示一些圆柱形的物品,如饮料罐、火柴盒、铅笔等,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形状,提出问题:这些物品都有什么共同点?它们都属于什么形状?
2. 学生回答并讨论,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圆柱的定义:圆柱是由两个平行且相等的圆组成的几何体,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,连接两个底面的部分叫做圆柱的侧面。
3. 教师让学生用纸板或纸卷制作一个圆柱,并标出圆柱的底面、侧面、高、直径等部分,加深学生对圆柱概念和组成部分的理解。
二、探究新知
1. 教师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自己制作的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,并计算出底面半径和周长。
2. 教师让学生将圆柱沿着高切开,并将切开后的侧面展开,观察展开后的形状,并测量其长和宽。
3.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展开后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,其长等于底面周长,其宽等于高,并由此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:S=2πrh。
4. 教师让学生根据公式计算出自己制作的圆柱的侧面积,并与其他同学比较结果,检验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。
5. 教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:如果要用纸包裹一个圆柱,需要多少纸?并引导学生发现包裹一个圆柱需要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,并由此推导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:S=2πr(r+h)。
6. 教师让学生根据公式计算出自己制作的圆柱的表面积,并与其他同学比较结果,检验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。
三、巩固新知
1. 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,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,如:
(1)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cm,高是10cm,求它的侧面积和表面积。
(2)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50πcm²,高是5cm,求它的底面半径和表面积。
(3)一个圆柱的表面积是200πcm²,底面半径是4cm,求它的高和侧面积。
2. 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实际问题,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公式解决问题,如:
(1)一罐装满汽水的圆柱形罐子,底面直径是6cm,高是12cm,如果要用彩色纸包裹这个罐子,需要多少彩色纸?
(2)一根圆柱形的木头,底面直径是10cm,高是1m,如果要用油漆刷一遍这个木头,需要多少油漆?(假设1L油漆可以刷10m²)
(3)一个圆柱形的水池,底面直径是8m,高是2m,如果要把水池里的水全部抽干,需要多长时间?(假设每分钟可以抽干0.5m³水)
四、总结新课
1. 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,总结出圆柱的定义、特征和表面积公式,并写在黑板上。
2. 教师让学生评价自己本课的学习情况,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,并提出改进的方法。
3. 教师对学生本课的学习进行评价和鼓励,并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指导。
这套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《圆柱的认识》教学PPT课件属于内容型,已包含实质内容,可直接使用!
超人办公网是一家办公文档资源站,PPT文档资源均来自用户分享,如果损害了你的权利,请联系邮箱我们处理
推荐专题
╳
知道了